经过一年的孕育与打磨,华语原创音乐剧的种子迎来破土时刻。7月18日,2024-2025“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” 工作坊在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中心拉开帷幕。《八角亭谜雾》《不良执念清除师》《无形之刃》三部作品,以40分钟精华片段形式,在行业专家、媒体及观众见证下正式 “破壳”。
本届孵化计划自2023年末启动,收到144位创作者的80份投稿,三部作品凭独特创意、扎实文本与音乐潜力晋级核心阶段。
三部作品风格迥异
在导师团队助力下,三部孵化作品的故事内核更加凝练,舞台表现力显著提升。
《八角亭谜雾》是罕见“二次孵化” 案例,上一轮已获认可。编剧陆越颖着重刻画核心人物,如丁桡烈的成长、内心变化,让对人性的叩问立得住。作曲唐飞融入《江儿水》《皂罗袍》等戏曲曲牌,在悬疑与戏曲融合中形成鲜明音乐动机,兼具江南水乡清幽与迷幻感。经刘亮佐指导,作品在悬念与情感表达上更成熟,呈现厚重感与市场性的结合。
《八角亭谜雾》工作坊
《不良执念清除师》改编自同名奇幻喜剧,难点在于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适应音乐剧叙事。在马达协助下,主创团队精准取舍人物关系和支线,聚焦蒲一永与伙伴助“执念”怪物完成心愿并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,清晰且情感充沛。张玮伦的作曲融合多元元素,既赋予“打怪” 情节趣味与动感,又烘托深刻主题。他坦言,作曲需从宏观分析文本角色,再站在角色立场上思考音乐,音乐结构是关键。现场可见其创作的视听风格服务于角色成长与奇幻世界构建。
《不良执念清除师》工作坊
《无形之刃》改编自悬疑小说,在肖杰和施哲明引导下,创作团队浓缩人物关系,聚焦深陷心理创伤的医生陈默与其兄陈锋,使故事节奏紧凑、冲突集中,为挖掘人物内心提供空间。张晓丹的音乐强化叙事性与心理描摹,节奏把控得当。肖杰认为,孵化是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 的过程,平台给创作者时间空间严谨创作、从容创排、直面未来。
《无形之刃》工作坊
让创作者有“试错”的机会
“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”不仅是作品展示平台,更体现上海文化广场从“引进好戏”到“孵化好戏、培育人才、构筑生态”的战略升级。
2024年,文化广场发起 “创作十课”,邀17位国内外顶尖人士,围绕作曲、编剧等多方面分享研讨,为创作者提供指导,完善孵化链条。同时,核心创作人才借此平台崭露头角,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。
孵化过程中,文化广场链接两岸三地资源,香港作曲家金培达、高世章及台湾的刘亮佐带来多元经验。刘亮佐指出,两岸音乐剧都贴近市场,台湾中小型制作活跃,侧重“表达诉求”;上海小型演出活跃,有粉丝文化,引进改编作品多,更重商业,双方均需孵化平台让创作回归本身。
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
“特邀孵化”赛道亮点频出:《宝玉》5 月首演,实现从工作坊到商业制作的跨越;《麦克白夫人》9月回归,添国际演员;《功夫》瞄准2025年国庆档首演;《兰陵王》有新进展。
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、计划发起人费元洪称,孵化计划是创作者的阳光雨露,让他们有机会把控作品、试错,以小代价完成作品“试错”。截至目前,孵化计划已孵化十余部作品,《南唐后主》等7部实现商业制作,演出超270场。今年,多部佳作将继续全国巡演,播撒原创力量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