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龙,这位新中国的开国元帅,以坚定的信仰和不畏艰难的决心,选择抛弃了身为国民革命军高官的显赫地位。他从内心深处决定要跟随共产党,投身于革命事业,放弃了本应属于他的荣华富贵、优越的生活和丰厚的薪酬。在他心中,理想与信念远比名利更为重要。
南昌起义前,贺龙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的军长,位高权重,地位显赫。尽管如此,国民党南京和武汉的两个反动集团曾多次向他伸出橄榄枝,但他毫不动摇,始终坚守革命信仰,拒绝与那些腐化势力为伍。
当贺龙回到湖南,投身于家乡的革命斗争时,他得到了家人全力支持,甚至家族中的亲人、族人纷纷响应,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他的队伍,投入了这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事业。正因为贺龙的号召力,数以千计的亲朋好友走上了革命道路,而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中,不乏贺龙的直系亲属与族人。那些烈士为了理想英勇牺牲,而他们的后代,失去了父母,成为了孤儿。在这个艰难的时刻,贺龙与妻子薛明在忍受贫困的同时,始终将这些孩子视为自己责任的延续,竭尽全力将他们抚养成材。
展开剩余84%尽管国家有烈士遗孤的抚恤金政策,但贺龙坚决拒绝将这些孩子送给政府照顾。他认为,这些孩子是贺家亲人,为了革命,他们的父母为国家付出了生命,所以他有责任和义务照顾好他们,而这并非是请求外部援助的理由。贺龙的这一决定,展现了他心中那份超凡的责任感与大爱。他的女儿贺晓明回忆父亲时,充满敬意地说:“父亲身上除了丰功伟绩,他最伟大的品质便是那份浓厚的爱!”
上世纪20年代,革命的洪流席卷了整个中国。贺龙的大姐贺英,在丈夫战死之后,和妹妹贺满姑依旧坚守革命阵地,继续在湖南一带参与游击战。1928年,贺龙回到家乡时,贺满姑等人已经组织起了一支坚强的队伍,这支队伍迅速发展至3000人之多,贺龙则凭借这些队伍的力量开始了湖南的革命斗争。
然而,战争的残酷也在时刻考验着他们。1928年5月,贺满姑的队伍遭遇敌人的猛烈攻击,队伍几乎全军覆没。贺满姑决定回家看望失散已久的儿子向轩,但没想到,叛徒早已泄露了她的行踪,敌人迅速将她包围。尽管身陷绝境,贺满姑仍然坚强不屈,她忍痛告诉孩子们:“妈妈在,不要怕,绝对不能告诉敌人舅舅在哪里。”贺满姑最终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英勇牺牲,但她保护了家人的生命。
得知妹妹被捕的消息后,贺龙和贺英焦急万分,终于通过关系将三个孩子从敌人手中救了出来。当他们见到向轩时,发现这个刚一岁多的小孩,衣服全是泥浆,面目全非,贺龙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痛楚。为了不让孩子受苦,贺龙决定将这个孩子托付给没有孩子的贺英抚养。
1939年,贺龙带领部队驻扎在洞长湾的山头时,敌人悄悄对附近村寨展开偷袭。贺英在得知敌情后,立即让向轩去通知贺龙,却在准备前往时中弹倒下。临终时,贺英把一包银元和枪递给了向轩,叮嘱他:“快去,立刻去找大舅。”年仅7岁的向轩奋力奔跑,身后追来的是敌人的炮火,向轩回头一枪打退敌人,但也因此受了重伤。最终,他被救援部队带走,身心创伤严重。
贺龙得知消息后,几乎崩溃。眼见着向轩一身血迹,口中低声呼喊着“妈妈,妈妈……”,贺龙悲痛欲绝,恨不得替这个孩子承受一切。向轩在几天后恢复过来,却带来了一个更加痛苦的消息:贺英已经牺牲,贺家的又一位英雄永远离开了他们。
从此,贺龙决定将向轩收养在自己身边,带着他一起继续走上革命的道路。1935年,年仅9岁的向轩随贺龙一同参加长征。尽管他的脚伤未愈,贺龙依然为他准备了马匹,并与其他两名小伙伴一起轮流骑马,艰难跋涉。向轩在长征途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,虽然身体虚弱,但他依旧坚持走过了无数艰难的日子。
长征结束后,贺龙将向轩留在了陕北,让他继续学习,并且继续担任通讯员。在贺龙的严格教诲下,向轩渐渐成长为一名有勇气、有智慧的青年。他不仅在战斗中屡次立功,还在工作中表现出色,逐渐晋升为八路军358旅警卫连的连长。贺龙看着他的成长,心中充满了骄傲,并且对他说:“孩子,你没有让你妈失望。”
然而,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向轩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,右眼几乎失明,右腿也被弹片打穿。贺龙得知后,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愧疚,反而宽慰身边的同事:“没事,孩子总要为国家奉献。既然别人家的孩子能为国家献身,我们家孩子为什么不能呢?”
1955年,向轩以仅29岁的年纪,升任中校军衔,并且在五年后晋升为上校。凭借着父亲的言传身教,向轩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,且在社会上也不断进步,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。
贺龙一生节俭,但却在生活上关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贺龙与妻子薛明一起带着孩子们在重庆度过了艰难的岁月。某天,一位老族姐带着一群孩子找到了贺龙家,原来这些孩子是贺家牺牲烈士的遗孤,几乎无人照料。贺龙了解了情况后,坚决决定收养这些孩子,并且要求妻子薛明共同承担起抚养责任。
薛明深知丈夫的决心,但也有着自己的顾虑,因为家中经济并不宽裕。然而,她最终理解并支持了贺龙的决定。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贺家迎来了十几个烈士遗孤,贺龙一家以他们的坚韧与节俭,将这些孩子抚养成材。
这些孩子长大后,有的成为了军人,有的从事了其他职业,但无论在哪里,他们都延续着贺龙教导他们的革命精神。贺老总始终秉持着严格的教育方式,不容忍任何因为自己身份而获得特殊待遇的行为。贺老总的四个亲生孩子,尽管身世显赫,却依然脚踏实地,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。
贺龙这一生,战场上是铁血的将军,家庭中却是温柔的父亲。他对孩子们的爱,深沉如山,始终如一。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,他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,而在生活中,他又是一位无私奉献、宽厚仁爱的父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