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英喂药后不清洗量杯的习惯,其实藏着一些健康隐患,尤其对需要长期用药的人(比如儿童、慢性病患者)来说,看似小事,却可能影响药效或带来卫生问题。
1.残留药液可能影响下次用药
不同药物的成分可能相互作用:比如这次喂过退烧药,残留药液没清洗,下次喂感冒药时,两种成分混合可能降低药效,甚至产生不良反应(尤其西药的化学成分较复杂)。
改变药量的准确性:量杯内壁残留的药液会让“实际服用量”变多(比如本该喝5ml,残留1ml,下次直接倒药可能变成6ml),对剂量敏感的药物(如儿童用药、抗生素)来说,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副作用风险。
2.滋生细菌,增加感染风险
药液(尤其是糖浆类、混悬液)大多含糖或营养成分,残留在内壁后,在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。下次直接用不清洗的量杯喂药,可能把细菌带入体内,尤其对免疫力较弱的儿童、老人,可能引发肠胃不适(如腹泻、腹胀)。
长期不清洗还会形成污垢:量杯内壁可能出现黏腻的残留物或异味,不仅影响用药时的口感,还可能让使用者对“喂药”产生抵触(比如孩子闻到异味拒绝吃药)。
3.简单的清洗就能避免这些问题
其实清洗量杯并不麻烦:
每次用完后,用温水冲洗2-3次,再倒扣晾干即可(避免用洗洁精,以免残留成分影响药物);
若药液较黏稠(如止咳糖浆),可先用温水浸泡1分钟,再轻轻刷洗内壁;
定期用沸水烫洗消毒(尤其多人共用或长期使用时),减少细菌滋生。
对需要喂药的人来说,量杯是“精准用药”的工具,保持它的干净不仅是卫生习惯,更是保证药效和安全的细节。毕竟,认真对待每一个用药环节,才能让药物真正发挥作用呀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